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家茶馆 > 舟山地理 >

舟山地理

司基,岱山历史上最早的行政中心

                               司基,岱山历史上最早的行政中心
 
                                                           许成国
 
 
司基是岱山最有历史感的乡村,其文化之厚重堪称岱山岛第一。唐开元置蓬莱乡时,官廨、吏舍就在司基(当时叫“秦头”);宋元时,已为岱山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明清时海禁,兴盛的司基也渐至荒落,竟及300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诏令弛禁,“召复”垦殖。经300余年蕃衍生息之后,司基才再度繁兴,但终究“一江春水向东流”,至晚清渐被东沙所取代。
 
一、地理之司基:西龙山,东虎山
古代岱山分西岱山和东岱山两部分。东岱山的白峰(又称玉峰,今磨心山)和浪吟山(今老鹰山)为岛中之大山,周边有支山若干,百姓依山聚居,利用坡地、滩涂、林木等资源,或开垦耕植,或牧海渔猎,或熬波煮海,生存并繁衍,生活并传承,岁序成岙。随着生产发展、从业变化和生活环境改善,居民住地逐步迁移到靠近山麓的平地,而不只是山坳。
岱山村岙的渊源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1983年,在岱东北二村发现河姆渡文化之遗迹——大舜庙后墩遗址,同期又发现东沙北畚斗遗址。两地都处海湾,一个在岱东铜匠岙,一个在东沙念母岙。而此前,1978年,在衢山培荫村,早已挖掘出土了大量的斧、锛、镞、刀、纺轮等石器,和以素面为主的陶器,其所处村落为孙家岙。
岱山文史专家汪益德先生认为,往宋之时,岛上居民所住之地习惯上称作岙或岙口,即山麓下面向大海的相对平阔的凹地,这是岱山先民选择居住的首选之处。到元时,“岙”不再是一般自然村落,而成为“村以下的区划建置”①,所以当时的昌国州判冯福京将“岙”记录在《大德昌国州志》里。
在舟山古地方志中,“岙”字写作“嶴”或“隩”或“墺”。《尚书·禹贡》所记之“九州攸同,四隩既宅”,即是说天下一统,四方边民就能安居下来。地处东海之湄的岱山,与九州的每一块土地一样,千万年间沐阳光之浴,享大地之馈,及唐代,终纳入行政之治;至宋代,始忝列繁兴之册。蓬莱乡,一时呈现出海洋文化蓬勃兴盛的动人景象。
司基,正是岱山民国前的社会文化中心。古人为何选择司基作为“镇”“寨”“司”之所,历朝历代的官员们自有他们的道道,但总体上离不开一个意思,即司基为他们心目中岱山最佳的堪舆之地。
司基地处岱山岛中部,三面环山,一面向海,东南有“大山”,东北角为“象鼻山”,南有“小峧山”和“四名山”,正西为“龙山”,正北有“虎山”,海拔多在160米以下,以四名山为最高(158.30米),大山次之(69.60米),象鼻山居第三(65.60米),龙山第四(62.70米),虎山低一些(39.38米)。
往宋之时,司基地理位置突出。元代诗人吴莱《游甬东山水古迹记》中有这样几句话:
土人云:自东霍转而北行,尽昌国北界,有蓬莱山,众山四围峙立,旋绕小屿,屹如百尺楼台……旁有石龙,苍白角爪鳞鬣具,蜿蜒跨空。亘三十里,舟径其下。西转别为洋山,中多大鱼。又北则为朐山,岱山、石兰山,鱼盐者所聚。
此形象地反映了岱山司基一带地理之特征。
历来,途经蓬莱之帆船多靠泊南北长浦。舟船自南浦驶入,过癞头山(缆头山)向东北而望就能看到龙山,山不高,却也杂树丛生,古木郁茂。千年前,龙山是悬海之小山,与现今的枫树山渚相连,潮起潮落中,龙山似海上舆马,与波浪相舆而行,如巨石苍龙,有角、有爪、有鳞,蜃气十足。据清《康熙县志》记载,船自北浦进港湾,200米处,有一条70米长的太平碶。“碶角向北280米即到虎山渚,历史上有一条塘堤”②。
司基现今面积约3平方公里,境内多为海岛丘陵地貌,西面海蚀地貌特征明显。据《司基村志》所述,其所处之丘陵为陆地主体,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60%。地势南高北低,丘陵与岛屿走向基本一致。东北面有豁口,早期濒海滩。中间为平地。司基土壤主要为红壤土类和水稻土类,部分为潮土类。红壤土类,以石沙土为主,黄泥沙土次之;水稻土类,多为水田,分为黄粉泥田和淡塘泥田。
司基村域内山岭起伏,远望龙山,似有仙台楼阁,多有文士将龙山看作神仙隐居之处。龙山上有一块大石叫“石棋盘”,传说是神仙下棋的地方。这块大石,司基人叫作“光石磊子”,此石由2016年3月2日在司基破土见世,与古志所记之石棋盘无二。
 
二、行政之司基:从秦头到司基
明清时期,司基一直是朝廷巡检司和盐监司的所在地,村名由此得。
司基之名,最早出现于明《天启舟山志》,司基正式名“司基”或“司基岙”,起自明朝,延传至今,而隋唐至宋元时期,则被官府称作“岱山寨”。而置“岱山寨”之司基村一直叫作秦头③。秦头之名最早出自于元《大德昌国图志·乡村》。
千余年间,与司基有关的史迹隐约飘忽,查阅史料,最早可追溯到晋武帝太康年间(281—289年),那一年,东乳山(即今司基虎山)建起了普明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置岱山为蓬莱乡,时设巡检司、盐监司,置乡尉,在秦头蜘蛛墩建官廨、吏舍。
宋端拱元年(988年),设岱山为镇,史称“岱山镇”,其镇官廨、吏舍也是设在秦头。端拱二年(989年),置盐场岱山司。宋咸平元年(998年),真宗皇帝为东乳山普明寺御赐匾额,普明寺改为“普明院”。
宋熙宁六年(1073年),置昌国县,辖蓬莱乡,并改建岱山盐场司,昌国巡检司从岑港移驻岱山司基,称岱山“岑港巡检司”。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凸显出当时岱山渔盐产业及税赋在浙东各盐场之地位。
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道士徐净超在司基蜘蛛墩,司署之东,募建东岳宫道观。宋建炎四年(1130年),设岱山巡检寨于司基,驻弓兵120人。此时,蓬莱乡的地位处于历史上一个高峰值。
宋庆元元年(1195年),一夕,风雨如晦,海潮奔涌,村舍被淹,住民深受其苦。想是灾害对蓬莱乡造成的重大损害,以及随之出现的私盐私贩等原因,元元贞元年(1295年),改岱山盐场为盐司,置司令(从七品)、司丞、管句各一名,统管盐事;司令从七品印(按照宋例,巡检司从八品),以重其事;官廨、里舍设在秦头。
至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春,方国珍占领岱山,他将营帐(指挥中心)设在司基干碶堠寨,战船泊在龙眼至南浦一带港中。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十一月,慈溪县令陈文昭被方国珍羁押于司基东岳宫,为海山弟子讲学。一月后,在秦头之象鼻山岗墩开办“蓬莱书院”。
明洪武元年(1368年),设岱山巡检司于司基。是年,改地名“秦头”为司基岙,司基正式称名。洪武四年(1371年),巡检司筑垣墙,自干碶堠寨直至虎山,带有更多的军事防御性质。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海禁”诏令已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朝廷,不但不废弃,还重设岱山巡检司,可见蓬莱乡当时在东海前岸防盗、捕寇等方面之重要。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是年起,大陆沿海渔民陆续来岱山捕鱼、避风,开荒定居,司基逐渐有了一些人气,人口开始增加,但终究零落成泥。
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为防范郑成功进扰沿海,“海禁”再次降临,司基又遭厄运。27年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舟山弛禁,朝廷“召复”,有民陆续返乡或迁入。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岱山分岱一、岱二两庄,每庄10甲,司基为岱一庄五甲、八甲,每甲设甲长。清雍正八年(1730年),定海岑港巡检司移驻司基,司基再次成为蓬莱乡之行政主区。
清宣统二年(1910年),岱山称“岱山镇”。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撤销岱山岑港巡检司署,另设岱山巡检司于司基,隶属定海县。
随着岱衢洋大黄鱼汛的形成,东沙渔镇兴起,司基逐渐消失了往日气象,民国后日渐冷落。民国23年(1934年),国民政府实行保甲制,司基被划为第八、第九两保,每保设保长。这是一个标志,意味着司基不再是岱山的行政中心,而让渡给东沙。1950年5月18日,岱山解放,8月,司基改保为村,称第八、九村,司基进入了新的时代。
民国34年(1945年),岱山辖岱一、岱二两镇及东和、中和、西和、鱼龙四乡,司基隶属中和乡。是年8月日本投降,国民政府在司基仍设第八、第九两保,每保再设保长。
纵观司基的行政沿革,可以看到,隋唐时,沿袭“秦头”旧称。宋元时,虽先后在司基设岱山巡检寨和盐司,但司基名仍以“秦头”称呼。直至明洪武初年,设岱山巡检司于司基,司基才正式以朝廷巡检衙门而命名,成为“司基”村名。清雍正八年(1730年),朝廷又将定海岑港巡检司移驻司基,司基之名终得一锤定音。
 
三、民生之司基:从“井”看司基之人气
井是聚水之处,也是水源地;是人居之基本条件,也是栖息地的重要保障。考察司基作为蓬莱乡的政治中心、管治中心及聚居地,井,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在司基,井之数量之多令人刮目。至今父老相传,在司基东岳宫内外,有明井18只,隐井18只。井这么多,说明当时司基聚集人口之多、人居之旺。再一个是水泽旺,即使在旱年,也有好几口井源流不涸。第三个特点是“古”,在司基(秦头)之名存在前,井已经存在,千年古井该是名副其实。
先来看看“东乳古井”。此井舟山古志有记载,其确切位置是在司基虎山岗墩。一千多年前,日本僧人成寻来东土大宋参拜天台、五台两山,他一路记下此行,后来成书《参天台五台山记》,共468则日记,据《司基村志》所述,其中涉及司基的可能有3则。书中说他在岱山驻留期间到过泗州堂渡,参拜过泗州大帝。
“山顶有堂,以石为四面壁,僧伽和尚木像数体坐。往还船人常参拜处也。末时,乖坏参仕了。山南面上下有二井,水极清净也。”
郑信章老人在《略考岱山巡检司与岑港司署》中认为,“泗州堂渡即在虎山脚下”,渡船由岱山巡检统管,岱山寨士军维治。
成寻所记之泗洲堂渡这口井,在虎山岗墩北边石壁下,朝南,长度为3.50米,宽度2.40米,深度1.80米左右,是大工开凿而成。虎山岗墩原来有茅蓬,确有上下二井。山上现在还有一只,水不竭,井名现已无考,有人说“就是东乳古井”④,而山下边的那口井,1965年时被司基第九生产队改造土晒场时填没了。
1968年,司基村重新拆建东岳宫仓库。在东北角与西北角开掘墙脚时,挖出三口隐井,其状皆似圆形大口瓶,上小下大,高度不到2米,底部一半转圆,上口0.50米左右,用碎瓦片堆叠而成,也像螺蛳状。井里,没有水痕,这也印证了隐井18只的可能性。而在东岳宫后大殿东边还有口古井,一直供住持道士作为生活用水。
在东岳宫四周,包括外司基的袁家井潭、郑家井潭、唐家井潭、长脚英阿婆家门前等都有井,其中“三眼井”,位于里司基周俞路229号北侧,井口用两块石板东西拼凑,井口面积约0.80平方米。整口井用乱石砌筑,上小下大,井深约4.50米,水清澈,味甘甜。三眼井建于何时,现无从考证。
据清康熙《定海县志》载,岱山古迹有“岱山书院,宋魏渠所建;岱山巡检司,基尚存;三眼井,今存”。此“三眼井”极有可能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内迁前的岱山古迹之一。据传,司基村上的俞姓人家历代多次补筑井口,对三眼井之保护,功不可没。
司基还有两口“龙眼井”,一口在龙山东南角,在现今俗称“下山人屋前”,位于现驻军军事区内,井还在。另一口在龙山西北角山脚下,建于康熙末年。据传,村里老一辈讲:开挖时,此井是一只水潭,但只挖三尺多点就挖不下去了,下面是一块凹陷形状的大石头,水从石头底缝中向上泛。这口井有个特点,天旱不枯竭,天寒不结冰,水位始终保持常态。即便挑水人多了,过了一会,水又回到了原来水位。
宋时秦头(司基)周边,已有许多村岙,至今在舟山古地方志中依稀可寻的,如高亭、南亭(今南峰山一带)、莆洋(今大小蒲门一带)、白峰(今磨心一带)、谷岙(今石马岙一带),千步沙(今岱东沙洋一带)、戽斗(今岱东虎斗一带)等。
随着大黄鱼汛形成,东沙市镇兴盛,司基终被东沙所替代。现今之司基隶属于东沙镇,由小峧、架山头、里司基、淡水井、小长坑、外司基、龙眼共7个自然村组成。东面与书院村接壤,东北角连小宫门村,正南面和枫树村交界,西南有小峧和里司基平地,村中为外司基平地,东南面是淡水井平地,虎山西侧有龙眼平地,最东面还有小长坑平地,间有零星小平地。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海禁弛复后,召民垦殖,原迁陆上的民众陆续返回。据《司基村志》载,到司基定居的先有郑、徐、周、金、俞、何等,其中郑、徐、周为早期大姓,后有金、俞、何姓,再后来陆续迁入的还有祝、王、盛、冯、吴、严、方等。村上的郑氏,其第一代祖先落脚于枫树柳树沟,后迁至外司基。他们在建造房时,发现当地有城造之遗迹。这个事由郑氏先祖代代口耳相传,至今已流传12代了。
(待续)
 
【参考资料】
① 汪益德:《岱山的岙名与历史》
② 郑信章:《“四新”之名的由来》
③ 郑信章《司基水井事略》
④ 参见《司基村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