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家茶馆 > 舟山地理 >

舟山地理

高显庙曾作民国滃洲县政府

                                                           高显庙曾作民国滃洲县政府


                                                                         陶和平




一.磨盘山腰高显庙
顺着前往磨盘山蓬莱公园的山路,过公园门楼,左侧护山腰路的墙体是两条200多米长的用灰砖与小青瓦筑成的长龙,两龙相对,中间有一硕大晶莹的球珠。为纪念高显庙原在护龙山下,而龙在海岛人们的心中又是十分神圣的,因此,百姓把这条通向庙宇路的护路墙修成“二龙戏珠”。
转过弯就见到很气派的山门,山门与整座建筑都坐南朝北,门前有一大广场,作香游客集散及停车用。广场中央竖立着两根高15米的旗杆,庙宇门前树旗杆是岱山的一种风俗,旗杆越高大越是气派,旗杆上挂着旗和风车,寄托着渔民祈求出海一帆风顺的愿望。建筑物由东侧高显庙和西边庆余庵两部分组成,形成两个独立四合院。整个庙宇占地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高显庙初建于岱山海禁刚展复时的清康熙三十年(1691)前后,迄今已有330多年历史了。原址在现丽都大酒店、东海村委办公楼西南侧,1970年前后,庙内塑像及供祭品被清空,房屋作庙后海塘建设指挥部,1972年,原高显庙全部建筑被拆除。1976年后在现址上重建,逐年形成现在格局。
庙内供奉的主神是高显侯王(高显老爷)。相传侯王姓高名霖,广东人,出生于宋咸淳年间(1265--1275)。他30多岁取得功名时,正值宋元相争,在东海上海盗猖獗。有一次,侯王与同乡水师统领张连福乘船北上,途径岱山洋面,遇风浪,船在高亭港停泊,上岸后发现海上淡水充足,物产丰富,又居浩海之中,是个驻军的好地方。于是请张统领留下一营官兵驻扎,如东海上遇海盗,可以随时调遣追剿。张统领便留下一营官兵,由侯王统领驻守岱山。此后曾有一股上千人的海盗袭扰岱山,遂被侯王击退。由此,岛上民众消除了海盗祸患,很感激高侯王。后来侯王调任广东番禺知县,遭奸臣诬陷,而张统领则以侯王在岱山驱逐海匪、靖海保民请功于朝廷,朝廷经查,认为侯王心存公道,便将其赦免。因他深受岱山人民爱戴,故封他为“护国佑民高显侯王”。岱山百姓从此把他作为护佑一方的神灵来供奉。
这则高显老爷身世记载在民国《岱山镇志.志社庙》中,记事的开头说是“相传为神乩谕”,结尾又用按语强调:“此记为降乩所作,语本不经,惟过而存之,以备一考”,说内容是向神灵乩卜得来的,其真实性不强,只作备考用。
整个殿宇均为仿明清建筑,小青瓦,硬山顶,折扇木门,监墙格窗,尽显古朴雅致。正殿对面是一社戏台,四根台柱擎穹顶井藻,台匾额“雨润台”三字,是岱山名士沈立恭先生所题。戏台中雕有八仙神像,个个栩栩如生,极具艺术价值。正殿东侧是天后殿,供奉天后神像。立于天后殿前的一块清时地方政府处理海上航行纠纷的勒石碑,是研究清时进行海事管理的极好材料。
往右是“庆余庵”。庵堂是一小巧的四合院,正殿“大雄宝殿”额是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当代高僧书法家明旸法师所书。其供奉格局与其他庵堂相仿。这种一院之内佛菩萨与地方神灵合祭,素荤各供的状况在岱山是常态,如东沙太平庵在五都府内、净观寺侧供四花小姐等,也算是岱山民间信仰的一大特色。
二.原高显庙曾作滃洲县政府
原高显庙在现在的丽都大酒店及东海村委办公楼西南的护龙山下。初建于清康熙中期; 同治十三年(1875)进行过大修;民国6年(1917) ,沈景泰等集资又进行整修和改扩建, 添筑了照墙、旗杆等。改扩建后的高显庙建筑非常气派,成为当时高亭最好的房子之一。现在的东海村原名叫“庙后头”,这“庙”便是高显庙,说明当时的高显庙已是高亭的地标性建筑了。在民国以前,基层自治组织是政教合一的,当时的高亭、大岙、庙后、山外及蒲门的民众都称为高显庙界下弟子,足见高显庙的影响。
去年,有人从台北“中华民国历史博物馆”中淘得两张拍于1949年5月的高显庙照片。照片中虽只见庙的门楼,可门楼就非常有气势:一列三门,中门隆起,两边对称;石库门,清水脊,黛瓦青砖,飞檐翘角;立面分层次雕塑各种图案。整体徽派建筑显得庄重高雅。但在中门门眉上不伦不类的刷上一块白色,上书“滃洲县政府”5个大字; 中门右侧刷上一条黑色,上书“海军岱长联队” 字样。证明当时的高显庙是“滃洲县政府”和国民党海军岱山、长涂联合指挥部合署办公地。从中门楼两侧还能看到里面主殿屋顶护脊正吻龙凌空起舞的龙尾。虽不能看到庙内的建筑,但可想象得出殿宇的宏伟和精致。
1949年,在人民解放军南下的隆隆炮声中,已经下野的蒋介石意识到长江天险挡不住解放军南下的脚步,他在经营台湾的同时,开始把目光投向舟山群岛,开始着手向舟山调兵遣将,造码头建机场,准备固守舟山。随之,国民党浙江省长周岩率政府成员将省政府搬到舟山。一时间,江浙两省国民党各级政府纷纷聚集舟山本岛及岱山、嵊泗等地,各级党政要员在各岛游荡,比乡保长还多。
正是为了固守舟山的需要,民国38年(1949)8月,从原定海县析出舟山北部的岱山、秀山、长涂、衢山、长白、洋山、五龙等离岛,另建滃洲县,县治就设在高亭的高显庙。滃洲县随着1950年5月18日岱山解放而废止,只存在9个月的时间,是个短命政府。但它是岱山历史上建县建制的开始。
滃洲县政府是国民党为加强舟山防务而匆忙建立的,其中征招民工修建防御工事是其重要任务。在短短的9个月时间里换了两任县长,就是因为第一任县长萧敬之征调民夫修建岱山机场不力而被解职,第二任县长是朱沛霖。
三.蒋介石曾驻足高显庙
1949年至1950年,蒋介石曾两次到过岱山。
第一次是在1949年5月10日。这次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上海及东南沿海即将解放的背景下,国民党想固守舟山与之抗衡。正下野住在老家奉化溪口的蒋介石,乘坐“江静轮”,在“太康舰”的护卫下,10天时间在舟山群岛巡航了500多海里,到各大小岛屿视察地形,设计布局防务。这次到岱山是来考察军用机场选址和高亭、长涂军用码头的。
10日早上从岑港起程,10.00时到岱山南浦,不久到东沙角,再由东沙角到岛斗岙。船经岱衢洋时,蒋介石凭舷栏观一渔民正在张网捕鱼作业,颇有感慨的说:此“亦一乐也” 。在岛斗岙停泊两小时后,船又经秀山、官山、长涂,最后到达普陀山。这次巡视最大的结果是选中了南浦一带作为建军用机场的地址。
第二次是在1950年4月28日。这次视察是在解放军大举南进,国民党失去空中优势的背景下,为了从舟山(岱山)撤军。其目的与上一次巡察正好相反。又正好时隔一年。
28日早晨,蒋介石在美国海军退役上将柯克和舟山防卫司令石觉等陪同下,从其驻地白泉舒家至定海机场,乘飞机到岱山。从岱山机场乘车直往高亭码头视察,中途到高显庙“滃洲县政府”视察并休息。之后经洪家门、后沙洋、冷坑到岱山机场,乘飞机于中午12:00时返回定海。
这次视察在高显庙休息期间,还接见了“滃洲县各界人士” 。从照片上看,被接见人群在蒋介石鼓动下,振臂举拳,情绪激昂,大有要与人民解放军抗衡到底的气势。而历史的事实是:18天后。国民党军队炸毁了岱山机场部分设施后退出了岱山;20天后,人民解放军登岛,岱山回到了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怀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