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咸”话
岱山“咸”话
——岱西盐文化地名漫谈
□孙峰
岱西镇地处岱山本岛西部,自古以来就是岱山的重要盐区,其中以摇星浦、茶前山、青黑村等地为主。数百年的盐业生产,给岱西这一片土地留下了丰富的盐文化沉淀,地名就是最好的盐文化“活化石”,承载着数百年盐场的沧桑变迁。
1、“五坦头”地名,隐含着古代煮海熬波的历史印迹
在岱西镇的摇星浦,有一个小地名“五坦头”,偶也被写成“五滩头”。鉴于摇星浦以前曾是岱山县的一个著名盐区,我有一个预感,感觉这“五坦头”或“五滩头”,应该也是一个盐文化相关地名,与盐业生产有关。或许这个“滩头”,指的就是盐滩?舟山人把“盐场”叫“盐滩”是近代的事情,那么这个“五滩头”,到底是怎么一个渊源呢?
在岱西镇摇星浦村,一些老盐民告诉我们,“五坦头”这个地名确实和盐业生产有关,实际应该写作“五燂头”,因为在古代这里曾经是烧盐的地方,此地有五个“燂火”的大炉灶。燂,亦写作“炟”,音“tan”,在浙东方言中就是“放在火上加热”的意思。
原来,“五坦头”是有五台大盐灶的地方,是摇星浦盐民最早用来烧柴熬盐的场所。“五坦头”地名的历史,算起来有近三百年历史啦。
清代岱山盐业生产有一个由“烧”到“晒”的技术演变过程。清代初期,大批来自宁波镇海、慈溪三北一带的渔盐民定居于摇星浦,这些从事盐业生产的盐民,被称为“烧盐人”。盐业生产有纳潮、晒盐泥、刮盐泥、筑塯取盐卤、盐卤熬制成盐等这么一个过程。“五坦头”就是最后一个环节——炉灶熬盐的地方。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岱山盐民还是从事煮海烧盐的生产作业。到嘉庆年间,才出现晒盐方式,于是盐民被称为“晒盐人”。
老盐民王其宽先生告诉我们,据传说,五坦头屋后是农田,阿拉屋前,都是“塯”地的。以前是“高塯”生产。塯就是过滤提纯盐卤的设施。盐卤达到一定浓度,就近送到“五坦头”的炉灶熬盐。
摇星浦的“五燂头”,是岱西一带主要的熬盐场所,周边的盐民也是挑着一担担盐卤到“五燂头”熬盐。这种集中于一地熬盐的作业方式,可能也是封建社会盐业生产集中管理、防止走私盐的一种举措。
据说与摇星浦盐区相隔一浦(即南浦)的火烧浦盐民,以前也是运盐卤到“五燂头”来烧盐的。据王老先生和他的老伙伴们介绍,当年盐板的发明也是因为火烧浦盐民运盐卤到“五燂头”而产生。
清代初期,南浦一带水系相连,火烧浦的盐民是用舢板把盐卤运到摇星浦一带,小船驳过来。但有时候一不小心,装盐卤的桶倒翻,舱板上都是盐卤,太阳一晒,时间一长,舱板上就结盐晶了。这下盐民开悟了,以后不用烧,木板上太阳一晒也可以结盐。后来盐民就慢慢尝试用盐板来晒盐。
摇星浦老盐民的这一说法,和以前岱山盐民王金邦发明盐板的传说有些不同。据民国《岱山镇志》记载,“王金邦,嘉庆时人……相传其初作时,因挑盐,匾担上有卤,见日凝结,乃用门板试晒。果能成盐。且用力少,而成功速,于是制为盐板,相率仿效。”
摇星浦老盐民关于盐板晒盐工艺的传说,反映清代中期盐业生产技术改革的必然性,岱山各地盐民在生产实践中有改革的需求和动力,也有实践的机遇,并不断尝试,最终盐板晒盐的生产技术脱颖而出,这是岱山盐民的集体智慧,而王金邦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2、从上厂到下厂,岱西盐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岱西摇星浦的盐业生产,有一个发展过程。
康熙《定海县志》收录的《岱山图》,是最早的一幅关于岱山岛的古地图。图一中,摇星浦附近一带标绘了“涨网厂”“摇星浦”“淡水庙”等几个地名,但没有盐业相关的地名。毕竟清康熙年间,岱山岛上的盐业尚未产业化,仅仅是渔民偷偷设灶熬盐供自己使用。
最早来摇星浦生产作业、定居的,是“慈溪三北”(旧时慈溪、镇海、余姚三个县的北部,今属慈溪,故名)的渔民。那时候,摇星浦、拷网山附近还是一片汪洋,是渔民张网作业之地。老人们说,摇星浦一带地下,张网的桩头至今偶尔还能挖出来。古代拷网山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据《定海厅志》记载:“箭鱼,即江湖鲥鱼,海出者最大,甘肥异常……出西北燕窝山、拷网山、摇星浦为多。”据邱雄飞先生在《三北靠海文化田野调查》中记载,明末清初,宁波府定海县(今镇海区)的龙山和邱王(今属慈溪)、澥浦等地一些渔人,常去岱山一带海域抲流网、张网,年长日久,有的渔人在岱山岛西部摇星浦、拷网山等地定居,后来繁衍成村。拷网山,就是渔民拷网的地方。附近有“管船湾”地名,那是渔民避风泊船的地方。拷网山上,有淡水庙,庙神老爷胡宗宪,那是邱王渔民从家乡梅林庙请过来的。据老人们介绍。那时每年四月廿四,邱王人来张网,菩萨请来。九月廿四,张网结束,菩萨抬去。后来不想抬来抬去,就置地搭一间草屋,建起小庙。四月廿四,为老爷生日。九月廿四,也作为一个特殊日子,作为娘娘生日,加以奉祀。
明代开始,慈溪三北的渔民在摇星浦、拷网山从事渔业生产,后来慢慢定居下来,搭建草棚,形成聚落,被称为“涨网厂”。厂,原作棚舍解释,“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篱茅厂共桑麻”。厂屋就是棚舍,指的是无隔墙的房屋。康熙《定海县志》的《岱山图》中,摇星浦一带标绘了“涨网厂”,说明最初形成的聚落是因为渔民生产生活,那时候并没有出现职业意义的盐民。
随着涂泥涨积,摇星浦一带滩涂面积扩大,另一方面到雍正年间,清政府正式设盐厫收购私盐,于是吸引了慈溪三北的盐民从事盐业生产,搭建草棚,形成叫“厂”的盐民作业场所。古人晒盐,往往在盐场中建立棚舍,以作盐工休息、存放杂物。民国文人孙振麟在《岱山游记》记载:“遥望岸上,土堆累然,蓬舍历历,询知其土堆为盐田之卤泥,其蓬舍则制成之卤及晒存之盐也。”文中所谓的“蓬舍历历”指的就是盐厂的棚舍,用来做盐卤或盐的仓储之用。
摇星浦附近,形成比较早的聚落点是“上厂”,又名金家厂。说明是金姓盐民早期定居于此,从事盐业生产,那时候的盐民还是采用烧盐的生产技术。据当地老人介绍,金家也是源于慈溪三北。金家厂的金姓盐民,后来家族繁衍,有三兄弟分出来,迁徙到更南侧的海涂,从事盐业生产,在那里形成定居点,就称为“三份头”。从“金家厂”到“三份头”的地名衍变关系,反映盐民的作业区域不断扩大,不断向南拓展,从而形成新的盐民居住区。
有上厂,就还有“下厂”。“三份头”所处的区域,就是“下厂”,为今摇星浦村委所在地。下厂位于上厂的南侧,滩涂向南延伸,这些滩涂慢慢变成了盐场,后也成为盐民定居点。早期编印的《浙江省岱山县地名志》是这样说的:“解放前,摇星浦东的靠海盐滩中,有一个盐仓,俗称盐厂,在上厂南,离海较近,故名下盐厂,成村后,简称下厂。”下厂的盐滩继续向东、向南延伸,就逐渐形成南浦盐场,民国时期成为岱西最大的盐场之一。到1988年,摇星浦村盐场有盐田2440亩,为岱西盐场之最。
从“涨网厂”到“金家厂”“上厂”“下厂”,反映了摇星浦村民聚居生活的变迁,更反映了清代当地盐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3、营房根,盐业管理的旧迹
岱西镇前岸村的剪刀头附近,有一个老地名“营房根”,当地人也发音为“营房干”,这个营房是旧时盐警的住所。
在近代的岱山盐业生产管理中,曾经在盐场设置盐警。民国六年(1917)设岱山场盐警,置警长一员,警弁4人,警目10人,警兵100人,分驻各海口。盐警主要职能是打击走私盐,同时有管理盐区治安、保护盐运的职责。民国七年,盐警改编为缉私营,归属两浙缉私营统部管辖,隶属于两浙盐运使司。驻岱山者为第15营,营长驻东沙角,下辖2队,队长分驻北峰山、剪刀头。旧时一部分盐警就驻扎在岱西镇剪刀头,其营房所在就被当地人称“营房根”。
据《浙江省岱山县地名志》记载,据传一百多年前,该村有两座驻有盐警的营房,故称营房根。“根”即旁边的意思。从盐警的产生历史看,这个“营房根”老地名估计是民国时候形成的。
4、诗意盎然的“摇星浦”地名
舟山海岛还有许多因盐业生产需要而得名的盐场场区设施、自然水域名称,以海塘、浦、碶等作通名。海塘设施,外御咸潮,内护田庐,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盐业产量的提高。据《岱山县盐业志》记载:“解放前,盐场无海塘,潮水涨退失控,灾害频仍。一过中秋,日潮夜汐,海水漫没盐场,一年中半年以上为停产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岱西镇建起“利群塘”,塘堤自南浦天灯杆至摇星浦剪刀头,总长4481.5米,在当时舟山盐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海塘。此外,还有青黑村的下盐厂塘、小盐场塘等海塘,也都与盐业生产有关。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但在舟山,浦不是一般的河流,一般指的是有碶门的水道,可以将海水引入滩涂,也可以将河水排入大海。北宋柳永在《煮海歌》中说:“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浦”就是古代盐业生产“纳潮”作业的自然环境。民国《岱山镇志》中《岱山盐说略》:“岱山之场以山为界,山以外皆大海,故场在云里,其潮须由浦通入。晒盐者俟潮涨时,用水车戽入场间,使之灌足。”岱西的摇星浦、竹山浦是岱西盐场的海水排放渠道,留有旧时盐场的痕迹。
摇星浦,是一个很有诗意的盐文化地名。据传三百多年前, 该处原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大浦, 宽有20米左右,因浦面宽阔, 夜晚海潮涨满时,水面上映着满天星斗, 海风吹处,群星点点,摇晃闪烁, 故名摇星浦。民国文人周庆森曾有“摇星南浦珠光灿”的诗句。
摇星浦,早期也被记载为“姚姓浦”。始修于康熙十二年(1673)的《宁波府志》中云:“战船四只连为一舟宗,在于姚姓浦、双合山……”。又据《岱山镇志》载:“摇星浦,即姚姓浦。”姚姓浦的得名,可能源于该地最早居住为姚姓人家,后改名成摇星浦。从俗风古意的“姚姓浦”,到充满诗意的“摇星浦”,这是盐文化地名的雅化。
后记:
历史上岱西镇的盐文化地名,还有很多,如青黑村的“大盐场”“小盐场”等,在民国《岱山镇志》的地图上都有标绘。盐是渔业生产的必需品。盐业曾经是岱山重要的经济产业,盐也曾是海岛百姓收入的重要来源,民国文人孙振麟在《岱山游记》中说:“岱山人之计算家产,多称举盐田及盐板数,如塞外人之数马以对也。”可见盐业对海岛百姓的重要意义。岱山海岛的发展历史,也与盐业的发展不可分割。百年沧桑,时光流逝,昔日的盐田已经演变成了街巷里弄的居民区,开发成四季飘香的果园,建设成厂房林立的工业区,但这些海岛的盐文化地名深深地烙印着渔盐之乡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