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涛微茫信难求
烟涛微茫信难求 ——衢山岛“海上丝路”的三个人文侧影 文/ 许成国、陶和平 衢山岛地处太平洋西、东海之湄,长江口与杭州湾口交汇处,自古为海上通衢,也是历代中原王朝连接日本列岛、朝鲜半岛的重要节点。在这个航道上,秦朝徐福东渡时走过,唐朝鉴真东渡时走过,北宋时日本和尚成寻参天台山时走过,路允迪、徐兢赴高丽等官员、商人都走过。进入21世纪,衢山岛海域更是进出宁波-舟山港、上海港的主要航道与锚地,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港口与水水中转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通衢”。 牵着海上通衢的波浪,衢山岛,这座蕴藏着深厚绵久人文富矿的岛屿,在未来的星空下将闪发出更为动人的历史光华。 一把石钺,“舟山王”的考古侧影 1978年的一天,一个很普通的夏日,培荫村村民方贤忠等在孙家山掘地时,发现了一些陶片、石器、兽骨及蛤蜊壳等。这个舟山群岛现今发现的最早的部落王国由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孙家山遗址约400平方米,地面的文化层堆积厚度为30~105厘米,在此界域中,出土了八十余件较为完整的石斧、锛、凿、簇、刀、破土器、耘田器及夹沙红陶、鼎、盆、罐、象鼻形陶支座、泥质灰陶豆、簋壶等,其出土的标本约占后来舟山博物馆史前文物展区的半壁江山。通过器物比对,考古专家认为孙家山遗址为河姆渡第一至第三层及良渚文化同一时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其中9件石钺,为该遗址中最具有文化价值的器物。 河姆渡时期后期,从河姆渡或田螺山方向分裂出一支原始部落。这位部落的首领离开姚江谷地,登上达蓬山,看地理、卜风水、观星象,发现东方有很多神秘的岛屿,那儿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神灵居住的地方。于是,他决意向东,伐木,砍竹,制作了独木舟和竹筏,并选定在七八月份西南风时节渡海东行。这位部落首领就是未来的“舟山王”。 戴着羽冠,迎着海风,“舟山王”和他的部落顺潮向着大海进发。那一刻,他手执“石钺”,那“石钺”的柄端几与肩平,显得威武而神勇。越过七姊八妹岛,涉过灰鳖洋,在衢山培荫村一带泊舟上岸。从此,他们在岛上结茅搭棚,耕海牧渔,点燃了衢山乃至整个舟山群岛的第一星文明火种。 岁序周复,花开花落。千百年间,这个部落逐渐从孙家山这一中心聚居地向周围两三两公里区域内散居,分析出后来的培荫遗址、蛤蚆山遗址这样的小部落,其中一支向北,横渡到嵊泗的黄家台遗址;一支穿过岱衢洋,来到岱东的大舜庙后墩遗址、东沙的北畚斗遗址及新河墩遗址,最后,在马岙遗址上栖居下来。也许,“舟山王”永远留在了衢山岛,也许又越洋过海,到了其他遗址地,但有一点非常确定,“舟山王”在孙家山的足迹成为迄今发现的舟山群岛最早的人类生息的侧影;衢山,在新石器时期,曾经存在过一个集军权与神权的“舟山王”,以他为首的这支部落已浮现出原始国家的雏形,而孙家山遗址出土的石钺正是一个有力而明确的证明。 孙家山出土的器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从所出陶器,如盆形鼎、釜形鼎,以及豆把上镂空装饰与三棱形、鱼鳍形鼎足、石斧、有段石锛等,多与河姆渡遗址第一文化层相同,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那件象鼻形陶支座,正是以田螺山为主的河姆渡文化的标志性器物,迄今为止,舟山群岛其他地方都没有发现。 尤其是其中的一把石钺,长12.5厘米、柄端宽7.6厘米、刃端宽8.1厘米、厚1.1厘米,背部直,刃部圆弧,近柄端处有一个对钻圆孔,使用了管钻对打孔技术,孔径为1.3厘米。石钺淡黄色,石质不纯,间杂褐色斑点;器形规整,通体磨光,呈现出良渚文化时期的明显特征。 钺具有等级观念、宗法礼制、战争掠杀和宗教意识的意义,是神权、军权的象征,是身份、等级的标识,在新石器时代,谁拥有钺,谁就拥有权威和尊严。《尚书·牧誓》载:“(武)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也有类似的记载:“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纣乃许之,赐(文王)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这重要而珍贵的石钺,或因祭祀,或因陪葬,竟都留在孙家山遗址。 从舟山已发掘的各遗址来看,衢山孙家山遗址的文物数量最多,所显示的年代最久远,先民们经历了从河姆渡文化层到良渚文化的发展历程:面对潮涨潮落,他们制作了陶质的鱼轮,还开始用网捕鱼;又根据捕鱼的需要,制作出网用沉锤——这些具有海洋特征的渔用具和饰品,正是岁月的创造、生活的开拓。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在孙家山遗址相互碰撞、不断融合,点燃了衢山岛乃至舟山群岛新石器时代的第一抹文明星火。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衢山遂遭委弃废止。清初,为防御郑成功进攻,朝廷仍诏行“海禁”,坚壁清野,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收复台湾后弛禁。到清康熙末叶,朝廷敕改名为“衢山”,但由于衢山岛孤悬海外,水路不畅,故未能与舟山其他岛屿同时展复。 光绪元年(1875年),浙江巡抚杨昌淩稟请开垦衢山获钦准。光绪四年(1878年),衢山展复,始设衢山庄,隶属定海直隶厅蓬莱乡。至此,衢山岛正式纳入朝廷管治。此时岛内已达3395户,13888人。 千百年间,尤其是海禁近五百年间,朐山历史荒废,人文荒芜,社会发展一直处于独立状态,世俗野性,民风强悍。当民国初年诗人叶尔良发出“出岫岱云零落甚,翻教衢岛擅繁华”之慨叹时,其实,那时衢山岛腹地早已经失去良港之利,渔船大都泊于岛斗岙,留给岁月与历史深处的似乎也只有“大黄鱼汛”时的繁盛景象了。 两个传说,瀛洲的地理意象 俯瞰衢山岛,岛呈长块形,陆域面积62.9平方公里。岛西南部原为港湾,腹地深阔,岛形似朐,故而得名“岣山”“朐山”。在宋宝庆《昌国县志》、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和明天启《舟山志》等地方史志中,衢山岛均有两个标注,一“西朐山”,一“东朐山”。宋乾道《四明图经•昌国》等志记载:“西朐山,在县北四百里。耆旧相传为仙人所居。”又曰:“东朐山,在县东北七百里。耆旧相传为仙人所居。”而东西两朐山之间,因了潮涨腹地,宜于隐蔽泊船,历来是航海船只锚泊栖歇之优良港湾。 因了山海沧桑,潮间带退缩,至元、明,海道淤塞,港湾淤积,岛西南连成滩涂,沉浮于东西两朐山间的枕头山、横勒山、老鼠山等海中高地也连成一片。而观音山因了岱衢洋之地舆与山势,山上经常现云雾缭绕、奇异瑰丽之景象,故被视为神仙居住之瀛洲、岱舆。 除了“观音驾雾”之胜景,衢山岛的地形地貌还有两大奇景,一个是海上“半港混水半港清”,一个是陆上“一列长岛分两半”。在衢山岛海域,每到七八九月份,常能看到西南半港是混水,东北半港是清水。钱塘江、长江的淡水泾流到这儿已流了一百多海里,成了强弩之末,与东太平洋的海水交汇。这时节,刚好南来的一股洋流横向流经岱衢洋,相互交织在一起,却又像是被刀切割一般,一线之间,浑与清泾渭分明,黄与蓝两色乍现。这是别处难以见到的奇观。 衢山岛为西南—东北走向,岛外缘群峰毕立,中间呈沟状之盆地,稀奇的是北缘群峰,那儿是形成于7亿年以前的前震旦系陈蔡群浅变质岩,并且裸露着大量的花岗岩;南面诸峰为中生界上侏罗系磨石山祖火山岩系,是1.35亿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地层。这两种地质在中间呈断层接触,好像是两个板块拼在一起,非常分明。“一列长岛分两半”,这种地质、地貌出现在平均只有6公里宽的小岛上,是个奇观。 衢山岛之西南,群峰巍然,海拔200米以上山峰有10座,最高的观音山有315米,是舟山群岛东北部的最高峰。全岛四周环立着168个岛礁,这些山峰、岛礁,由于大自然的造化,形成了许多肖形山、肖形礁、肖形岩、海蚀岩、风蚀岩,比如十二生肖的肖形岩石,在衢山岛上都能找齐,移步换形,鬼斧神工。岛之南,从高处看,极像是一幅龙凤呈祥图;南缘,东西走向的群山连绵,似一条青龙,西南侧的观音山诸峰,又像是一只刚从远处飞来栖息的凤凰,其尾羽还在水中呢。 对衢山岛奇异的地形地貌,至今还流传着两个传说,一个是“胡止踏衢山”,说是“踏山神”听错玉皇大帝之言,将踏山三天听成了踏山三年,衢山遂有三关七门半、九坑十八岙;山内山22座,山外山19座,并按山的形状给取了名:老鼠山、牛头山、雷公山、太平山、枕头山、哈巴山、樟木山、凉帽山、岛扎山、紫金山等,这就成了衢山的地名。 衢山是传说中的“瀛洲”,东方朔《海内十洲记》中称“瀛壶”,海上五座神山之一。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把太上老君的茶壶撞落下来,落到东海中砸碎了,落在衢山,遂成了小衢山、黄泽山、双子山等,有了鼠浪湖、鸡冠礁、羊洞、水桶礁、三星岛等。 衢山岛虽偏隅一地,但因了山海要冲,许多历史星光闪烁其间:唐代时,广平程氏避居在此,并在此过世;隋朝时,骠骑将军陈稜奉命伐流求,在此刑马祭海,并建有最早的“陈大王庙”;唐朝时,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弘扬中原佛教,其中有三次途经衢山;宋末遗臣张世杰在南宋即将灭亡时,曾率一支船队孤军与元军抗衡达半年之久;元末明初,义军首领陈友谅死后,在各地建了好几座疑冢,其中一座就在衢山岛上。 岁月,将这座岛与这片海连接在一起,用船帆,用桨橹,将衢山的历史与人文擦亮。未来,还会以智慧与创造,将生命之光、希望之花点亮、绽放。 两块石碑,政通人和的孜孜梦想 往宋之朐山,其岛形似牛扼,三面外峰屏环,一面海道狭口,潮汐吞吐,腹地深入,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船只锚泊港湾。此即 “朐山”两字中“朐”字之因由。因了沧海桑田,海湾淤积,拦海筑塘,滩涂成陆,整个岛才成今日纺锤形之象,清光绪六年(1880年)名之“衢山”,概是其地理位势之要,处钱塘江外,扼长江口岸,诚为“海上通衢”之故。 就在岛扼之中心,有一岸沚,一到九月,桂香漫洇,遂名之桂花园。其地有座东岳宫,香火旺盛。东岳宫始建于何年,无考,目前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岱山县志》说,说是建于宋宣和年间(1122—1128年);另一是《定海厅志》说,说是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重建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同治四年(1865年)增建庑廊等建筑。这两种说法有所不同,但有两样东西都是认可的,一个是,“传说起初为极小之草宫”;另一个是,东岳宫“一直为本地第一大宫”。就“宋宣和说”而言,衢山开埠历史很早,无论是孙家山遗址之史迹,还是《大唐故程夫人墓志铭并序》,都足以征信:往宋之时,衢山虽无熙攘接踵之闹猛,但人烟足以擎立东岳大帝之信仰,与佛禅信仰相并肩,只是明海禁后废弃了。 东岳宫坐北朝南,南面是一道呈弧形的照壁,两米高,正面绘有五彩麒麟,故又称为“麒麟壁”。麒麟壁后面是洗心池,长方形,又称放生池,当地人也称宫河。洗心池后面是台门,台门由青石雕与砖砌组合而成,台门上的“东岳宫”三个隶书大字由青石雕出,透雕人物龙纹围绕。主殿为后大殿,供奉的是东岳大帝黄飞虎。左首为雷部正神闻太师和雷公雷婆,右首为宿太师,两旁是辛完等文武八大将。东西厢房和前殿则供奉有十殿阎王、黑白无常、灵官老爷等。1943年,东岳宫重修,规模扩大,土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建筑、绘画、堆塑堪为精美。 朐山的东岳宫是诸社合议之地,重大公共事务会集之所,官府的告示也在此发布。今东岳宫正殿之两侧,仍还嵌着两块清代之勒石:左边,理民告示之“勒碑”;右边,“勒石永禁”碑。 “勒碑”立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碑由定海直隶厅海防理民府告示衢山两庄百姓,为解决衢山岛百姓交纳钱粮之诸多不便,决定在每年的6月20日,由府衙指派人前来统一收缴,要求百姓遵守相关法规。这是岱山县境内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清政府告示交纳捐税的碑文,对研究清朝赋税颇有历史价值。“勒石永禁”碑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其意是岛民肆意滥捕蜈蚣,破坏山体植被,毁坏坟墓房屋,伤及居民安业,故立碑予以禁止。 东岳宫还曾作为军队、政府的临时驻地,如同治年间,为代表定海厅同知的布国帧行台;民国年间,为盐务所、中心场务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衢山社区、区委工作组等也曾设在此地。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东岳宫门楣上嵌着的“东岳宫”三字,系中国近现代著名书画家马公愚先生手迹。1943年,马公愚从上海回温州永嘉老家,雇船走海路,船经岱衢洋遇风,到桂花园龙门口靠泊避风。衢山乡绅王少冰相迎上岸,请他为刚修完的“东岳宫”和刚建好的“敬业小学”题词,两块匾,七个字,笔力浑厚,浑厚大气,“东岳宫”无款,“敬业小学”有题款、年款,并盖有姓名和“冷翁”印章。 清朝康熙末叶,朝廷敕改“朐山”为“衢山”。至民国初年,诗人叶尔良留下了“出岫岱云零落甚,翻教衢岛檀繁华”的慨叹,但如今日月轮回,山岛不再,滩涂升涨,渔汛冷落,惟有三星塔外的茫茫波涛,激荡着岁月梦想的华章,一路向东,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