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前身合蓬莱--刘梦兰及〈蓬莱十景〉漫谈
伍大福 刘考萍
如今的岱山,绿色石化项目落地、舟岱大桥通车、人均GDP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前十、四方游客鱼贯涌至。人们惊艳于岱山今生的华丽转身,不禁要追寻她的前世。由于岱山远离舟山本岛,交通不便,虽景致独特,但文人罕至,素乏详细记载,更少吟咏。1927年,邑人汤濬编撰《岱山镇志》二十卷(以下简称镇志,引自该书文字仅注明卷数),首次完整地梳理了岱山历时千余年、方圆数百里的时空状况。其中卷二十《艺文》收录了当地文人刘梦兰所作的《蓬莱十景》,这组诗歌咏岱山风物,后来又有数人同题复唱,为我们保留了岱山既往的生动记忆。
蓬莱乡人日月长
开元二十六年(738),李唐王朝开始在舟山群岛置翁山县,下辖三乡,其中以岱山岛为主设蓬莱乡。此后,舟山群岛的政区设置屡经变更,但岱山“自唐以来即称为蓬莱乡”(卷一)。镇志卷十二《选举表》记载,刘梦兰清代嘉庆年间中秀才(具体年份不详),道光元年辛巳(1821)恩贡;卷十四《乡贤传》录之:“刘梦兰,字少畹,岱山朝北隩人。幼颖异,读书过目辄成诵,弱冠补弟子员,旋食廪饩。工制举文,尤善诗词,所为文自出机杼,能发前人所未发。每一艺成,传诵一时,后进咸奉为枕中秘。家贫,以设帐糊口,从者如云,成就甚众。乡试,屡荐不售,充道光元年辛巳恩贡生,以明经终。诗无传本,惟《蓬莱十景》诗载入厅志,为有目者所共赏云。”
朝北隩位于岱山岛北,在今岱山县东沙镇。刘梦兰于道光元年辛巳(1821)充恩贡——岁贡之加贡(因清宣宗旻宁登极改元大庆),以年资论定,食饩后二三十年方可“挨贡”(《清史稿》卷一百六《选举一》)——此前,他已多次参加乡试,但都没有中举。所谓“屡荐”,至少不下三次,而乡试每三年一次,则其应该在恩贡前十年甚至前二十年中秀才,也就是1810年或1800年前后;“弱冠补弟子员”,再向前推二十年,则刘梦兰当生于1790年或1780年前后。刘梦兰可能在“充贡”后没过几年就去世了,“以明经终”,否则他会继续参加乡试的,有可能中举。由此看来,刘梦兰应该在1830年前后离世。
光绪十年(1884),定海直隶厅(今舟山市)知事史致驯等编纂的《定海厅志》刊印,《蓬莱十景》载于卷十四。此时,刘梦兰已经去世约半个世纪,其诗虽无传本,但《蓬莱十景》岱山人口耳相传,故能为采风者收进志书。镇志所收《蓬莱十景》即转录自厅志。
据镇志记载来看,刘梦兰除了参加乡试短暂离开岱山外,其五十年的贫困人生几乎都在岱山岛上度过。他一辈子主要从事私塾教育,学生大多是渔民子弟,他熟悉渔民的生活,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用自己的诗笔记录下这熟悉的一切。
《蓬莱十景》共有十首七绝组成,分别为《蒲门晓日》《石壁残照》《南浦归帆》《石桥春涨》《鱼山蜃楼》《横街鱼市》《衢港渔灯》《竹屿怒涛》《白峰积雪》《鹿栏晴沙》。组诗以岱山岛为中心,描绘了蓬莱乡十个地点的独特景致,融入了乡人的日常生活习俗。
“岱山地居定海之北,离县治由外海转水程约一百二十里”(卷一)。蒲门位于今天的高亭镇,在岱山岛的东南端,是岱山岛距离县治最近的地方,诗人笔下的岱山清晨就从这里开始。也许蒲门并不是蓬莱乡最早见到日出的地方,也不一定是岱山岛上观日出最佳的地方,但一定是较早见到日出且距离县治最近的地方,组诗选择蒲门日出开笔,体现了诗人的县治中心意识。《蒲门晓日》云:
啼断朝鸡曙色明,早潮生处日俱生。不须远驾秦皇石,来看扶桑万里程。
“啼断朝鸡”为“朝鸡啼断”之倒装,如此方合格律,同时,突出“啼”字,蕴藏原初自在的生命力。随着雄鸡啼鸣的结束,曙晓初破,太阳踏着澎湃的早潮冉冉升起。“秦始皇作石桥,欲渡海观日出处”(《初学记》卷七),而世代生活在岱山的人民可以经常看到太阳踏浪奔驰的奇景。日出如此壮丽,日落也不遑多让,《石壁残照》为证:
石壁孱颜影倒横,夕阳闪闪十分明。若教移入天台郡,霞彩何曾让赤城?
“由老鹰山偏西历山前,至泥峙、朝北隩、上下石壁”(卷二),则此“石壁”位于今天的东沙镇,临近诗人的居住地,非今之“双合石壁”。险峻高耸的石壁屹立海边千万年,风吹日晒,夕阳反照,倒影斑驳陆离,壁身愈发明亮。面对这无欲则刚的石壁,诗人不禁联想到李白的名句:“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夕照里的石壁可与天台的赤城山相媲美。
海岛人民捕捞、交易等日常诸事仗船而行,且看《南浦归帆》:
南浦湾环水一汀,野航多在此间停。归来稳泊芦花岸,舵尾茶烟逗月青。
“南浦”——“南自浦口,北至石壁下新道头,计长二十余里,中经癞头山、大峧、小峧、竹行跟、司基、龙眼,西面即里外茶前山,至桥头过南望桥,而至宫门石壁下新道头出海”(卷三)。南浦是一条较大的水道,曾分岱山为东岱和西岱,南北皆通海,常为各种小船(野航)的停泊处。出海一天的渔舟,参加交易的商船,停泊稳当,各业人民沏上一壶热茶,蹲坐船尾,月光皎皎,青气袅袅,芦花轻拂,闲适自足。
日月更替,蓬莱乡人生活安宁静谧,这些满足了大陆人对神仙居处的想象。
蓬莱乡里四季忙
诗人每天都走过家乡的“古石桥”,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春天雨水不停时桥下的涨水了。岱山的四季就从《石桥春涨》开始:
一字街头古石桥,桥边春水泊轻桡。浪花泛处桃花落,点点飞红送暮潮。
海岛地狭,民人聚居在一起,形成一条街道,街头有一座古老的石桥,这条街所在的镇就叫石桥镇位于今东沙古镇。此桥又名“南望桥”,“镇之名以是桥,……桥之西为上街,桥之东为下街,南浦之潮与北浦之潮至此接通。忆三十年前,此浦阔而且深,小船如缸甏船、芋艿船等,皆由南浦直放至桥下卖货,今已淤塞如沟,小船久不通行”(卷三)——可与《南浦归帆》参看,镇志中的这段文字正是此绝的最佳注脚。浦畔栽植桃树,桃花随着春水流进傍晚的海潮,汇入大海。此绝颇为轻快,画意诗情,不减唐人;写景中也隐含着农事,大约春水涨时,农田也要蓄积雨水耕作了,“山中田稻全恃雨泽”(卷三)。
蓬莱乡入夏,最美妙的景致莫过于海市蜃楼了,其发生处主要在岱山岛西侧的鱼山列岛海域。《鱼山蜃楼》在望:
大小鱼山气吐银,惯看楼阁起鳞鳞。岛间时有乘槎客,未许凭栏一问津。
大鱼山岛和小鱼山岛如鱼浮海面,吐出鳞次栉比的银色楼阁。不时能够看到出没岛间的游仙,如果询问通往楼阁的道路,这些游仙从来就不回应。如今,绿色石化基地坐落鱼山,厂房林立,昔日诗人笔下的虚幻蜃楼正变成现实。
三夏时节,海面比较平静,往往也是捕捞的旺季,“其捕鱼期间,自清明节开始至大暑节告竣,一年生计全在此数月之中。……其捕得之鱼蟹,除卖与本地行贩外,余则运至镇海、鄞县等处销售”(卷五)。个体渔民出海一天,傍晚回船,海鲜也就趁晚交易,《横街鱼市》开张:
丁沽港口海船回,小市横街趁晚开。狂脱蓑衣寻野店,挈鱼换酒醉翁来。
“横街”仍在今东沙古镇;“丁沽港口”今名难觅,大约位于今天的东沙古镇海边,临近岱衢洋;“野店”指乡村的小酒馆。辛苦一天的渔民,眼看天色已晚,来不及脱去蓑衣,就在街边临时市场开卖。夜色渐深,剩下的一些鱼卖不了,渔民赶紧脱掉蓑衣,把这些剩鱼直接送给小酒馆换酒,自己也在微醺中稍稍解乏。
“至岱山鱼汛最旺之时,在每年阴历四五月之交,谓之大鱼汛……始终约五十余日”(卷五),浙江沿海各地渔船齐集岱山周边海域,其中衢港洋——又名岱衢洋——岱山、衢山两岛间海域最具代表性。夜色笼罩,遥望《衢港渔灯》:
无数渔船一港收,渔灯点点漾中流。九天星斗三更落,照徧珊瑚海上洲。
各地渔船都集中在衢港洋,有的捕捞,有的交易。渔船上设施完备,半夜三更,灯火通明,犹如满天星斗落在海面,映照得海上列岛也闪闪发光。
“至秋季及冬春,则捕蟹及比目鱼。在严冬,狂风骇浪之中,更为艰苦,所得亦微”(卷五)。当大陆上西风呼号,肃杀的秋冬季来临,海上即使无风,《竹屿怒涛》也翻滚:
不关风起亦生涛,夕汐朝潮势怒号。十八浪中帆侧过,回头犹见雪山高。
“不关风起”隐含大陆上秋风吹起之意。“竹峙港又称竹屿,在岱东沙洋外,潮急浪大,不能停船”(卷三)。竹屿是岱山岛东面海域中的一座小岛,这片海域“潮急浪大”,秋冬尤甚。“十八浪”泛指浪头之多,一个接一个,“雪山”暗用东坡“卷起千堆雪”词意,喻指浪头之高。波涛汹涌,船只仅能乘着浪头侧面驶过。此绝描绘了大海惊心动魄的一面,险象环生,道尽海岛民人谋生的艰辛。
岱山岛“山势平衍”(卷二),气候温暖湿润,冬天偶尔下雪,随下随消,唯有“磨心岭,此岭最高”(卷二),时有积雪,自然成为蓬莱乡冬景的标志,远眺《白峰积雪》:
水邨话尽话山邨,别有三冬积雪痕。行到玉山真朗朗,众峰还让一峰尊。
磨心岭——今名磨心山其最高点白峰(或玉峰)——今名月平岗,位于东南部的高亭镇,为岱山岛最高处,冬雪常积,在平衍的岱山岛上尤显高峻明朗,一峰独尊。
蓬莱乡四季轮转,岛上民人终年忙碌,大陆人想像的神仙岛屿也不乏充满生机的烟火气。
蓬莱十景岱山扬
海岛富有特征的景致一定不能缺少了沙滩,于是诗人以《鹿栏晴沙》作结:
一带平沙绕海隅,鹿栏山小亦名区。好将白地光明锦,写出潇湘落雁图。
鹿栏山位于今岱东镇东北部,山势低平,山脚海边有一片沙滩,当时已经颇为知名。“白地光明锦”,指一种白底有文彩的丝织品;“潇湘落雁图”,指古代绘画名作“潇湘八景”《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诗僧惠洪作八首七绝咏《潇湘八景》。阳光普照,这片沙滩平缓细滑如锦缎,简直可以作画。
受到《潇湘八景》的影响,刘梦兰首创了《蓬莱十景》。刘梦兰深爱家乡,家乡风物了如指掌,他又才气充盈,长于诗文创作,选材典型,笔法灵动;十首组诗统分结合,首尾呼应,时空交错,层次井然;近体七绝短小合韵,朗朗上口,便于记诵。因此,《蓬莱十景》在当地传播广且久。后来流寓岱山的金坛文人王希程、清末管理岱山盐务的湖南陈文份、民初管理岱山盐务的杭县叶尔良等人都模仿刘梦兰续唱《蓬莱十景》,也被收录在镇志中,形成系列,从而强化了岱山风物景观的海域特征和十景之数。岱山岛的政区建置随时而改,地理形貌多有化迁,十景名称也随之不断调整,但十景之数如常。
今天,新时代的岱山——东海上的耀眼明珠,鹏抟豹变,成为浙江乃至全国海洋经济文化建设的典范。刘梦兰及其《蓬莱十景》诗,或许是人们不能忘怀的一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