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义诗歌
我依偎着的群岛(组诗)/ 舟子
生活在岛上
生活在东海的岛上
一如俗身跨入神仙之境
我视这神界好比瓦尔登湖
其实瓦尔登湖也不过如此
在蓬莱仙岛的边缘
岛屿的礁岩、石笋,拥有无边的静美
而环绕岛屿的海水
流动着不规则的曲线形态
大海上常常开满数不清的浪花
应和着礁石唇边的青苔
岛屿在大海的广阔之中
大海在我们的心里
一个把“大海藏在内心”的人
看得见站立在纸上的涛声
梦幻中的鱼群闪着金属的光辉
当人的内心被海水充盈
这岁月累积的回声总有所阐述
“任海岸线勃起老迈的弓弦”
一次次把舟子射向深海
无数航线伸展无穷的魅力
东沙·青石板路无声开合
远离鱼腥味的日子
我像一尾小黄鱼
在横街上游来游去
是那“归来的游子”
又像“行走的旅人”
海风吹起一鳞鳞往事
我欲打开自己的青春
脚下的青石板无声开合
若跳板 晃悠悠的抖动
海水闪着细碎的光亮
时间的擦痕 延伸淡泊
相熟的生活习性
像一条条小巷里弄那般交叉
仿佛邂逅神交已久的老友
由此界定海水来往的内心
古渔镇三百年悠悠的底蕴
曾张开东沙西沙两个羽翼
当横街泛动大黄鱼的鳞光
海风紧吹的渔市伴浪涌动
潮汐里有着原初的本色
东沙涌日,西沙落霞
是古镇花开时节的倒影
娴熟的方言纷呈年代的欢快
抵达的神往 桨声那般依稀
独任长久持续的神韵轻漾
李越的海和村庄
迷途的“蔷薇”鞭打着光阴的云朵
大海似鲸露出它的一排排牙齿
波涛“如水的哀歌在风里跌落又回荡”
这被“搅动的大水”,击打岛屿
而每一块岩石都立身迎风
“嚎叫的伤口多么优美”!
“闪电灼亮”——李越的村庄
无论台风要“取走岛屿多少力气”
“潜入大海”的长岛,“急促呼唤”中
也会像“鱼飞出海面”。虽然港口
“仿佛巨大的伤口”,一日两潮
衣衫变更,“一粒盐使大海变咸”
这是你粗砺的侧面。语言的船桨
击打海的光泽,像海葵盛开
像流畅的岸线远逝,神秘的峰顶
通向渔村,“怀抱海洋幸福地睡去”
水手手掌里的一道缆绳跳跃着抛上岸
就像波浪推开一切,洗蓝心之所往
波浪如同扉页,神明的灯盏
也留恋过我们居住的尘世
屋顶上一列列黛瓦勾勒表情的迹痕
大海之巅似乎从没有多余的枝叶
谁想“一眼就秤出你的美丽”
若海风“拥有自己的轮廓和方向”
嵊山岛·东崖绝壁
风浪拍岸的一道道刻痕
雕着属于大海的奇妙元素
也许这就是大海的欢快情景
展现中让我们找到浪漫情怀
仿佛没来东崖绝壁,一定
会有什么和我们擦肩而过
这嵊山岛的风口浪尖,珍藏着
大海给予我们的最珍贵礼物
如此出格,这些超级风暴雕塑
被打磨的海岸石壁充满沧桑
也充满灵性,波浪间的容颜
映衬海空带来的朗朗乾坤
只是望潮花的绝望在此停留
就像面前的礁岩“直插大海”
嵌入海水的内中,如潮水流淌
翻飞如“大海怀中的蝴蝶”
在祖国的最东端,远望海洋
自由追逐的海水在海蓝天碧的嵊山
我用视线触摸天边绚丽的云霞
我知道:汛期才是大海最好的馈赠
走向蓝海
——“舟山群岛新区”挂牌抒怀
当酝酿已久的设想伴随7月的曙光喷薄而出!
如今,阳春3月的视野里,誓师大会
又让舟山群岛迎来了一个载新的时代!
昂扬而强劲的暖风吹来,把蓝色的梦想打开!
舟山群岛将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群岛新区”!阳光、雨露、暖风融洽海空
这样的季节充满了神性的呼吸
那崭新的名词早已写进了“十二五规划”
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国家战略
久养深闺的“东海明珠”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它犹如“长江之箭”射向海洋的箭镞
它又是我国蓝色国土重要的“坐标点”!
“群岛开发的历史也很悠久”
留下过无数自豪的记忆
也曾日新月异书写发展的篇章!
群岛人从未放弃过前进的脚步!
舟山跨海大桥就见证了那一个个奇迹
舟山已融入上海、杭州三小时经济圈
从“渔、港、景”到“港、景、渔”
我们改革的目标一次次提前完成!
“历史的机遇是多么的千载难逢!”
企盼里——我们睁开了惊喜的眼睛!
这片波澜壮阔的蓝土地
由此拉开了春一般崭新的帷幕!
1390座岛屿,星罗棋布,环成深水良港
而那一篇篇华章就写在群岛环抱的港池!
在那被一枚枚螺号吹响的海岸线上
创业者身背行囊、风尘仆仆凝聚到了群岛新区
满怀信心与豪情的人们,引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个个中转码头的落成
一座座加工厂的顺利投产和运行
一块块基地为群岛新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先行先试”——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打造“一城诸岛”、“四岛一城”的建设目标
港湾伸出的稚嫩手臂正让群岛新区逐渐有力!
收获的喜悦应和着时光美妙的旋律
大海神话般孕育群岛新区美丽蓝图!
壮丽的发展画卷已经铺开
海洋的前景多么催人奋进!
潮起东海!就像那东海带着潮汐奔跑
我们勇立潮头,击楫弄桨,肩负使命和梦想
敢为人先,矢志成为海洋经济的领跑者
海纳百川、“以海为路,用舟代步”,走向蓝海
用海的胸怀拥抱海洋,开拓进取
用血汗把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成海上生态绿洲
现代海洋产业基地、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
“海洋强国”,跨越!崛起!实现中国梦!
水是最辽阔的道路
——读孙海义诗集《风吹波浪》
陈富强
“水是最辽阔的道路”(《我的岛》)。我想,这是迄今为止,读到的最令我愉悦的诗句之一。一个诗人,能把看起来枯燥的文字排列得如此清澈、优雅,可知他内心对诗歌的热爱。
海义生长的岛屿叫岱山,有东海蓬莱之誉。很显然,海义对于大海的感情是发自肺腑的。所以,他的诗歌充满海的元素,也有源可循。海义笔名舟子,其第一本诗集是《我的波浪家园》,而这一本,又取名《风吹波浪》,由此可见,他的大海情结已经扎根、相融于他的血脉、灵魂深处,再也不可分离。
在浙江电力诗人的方阵中,海义以勤奋著称,他的诗作量大且质高,涉及的题材也十分广泛,既有阳春白雪的上乘艺术之作,也有大气磅礴的主旋律作品。前者如《月照东沙》、《古镇的脸》,后者如《重温〈中共党史〉》。本书没有收录长诗《重温〈中共党史〉》,可能是出于题材的考虑,但这部诗作的万千气象、云蒸霞蔚却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影响,这部诗作从一个侧面证明海义驾驭重大题材的能力。不少诗人能够在风花雪月上写到极致,却很难在重大题材的创作上有所建树,而海义能够在题材的多样性方面游刃有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风吹波浪》的诗作,大多以海、家乡为背景,更加准确地说,水作为一种语境,透明、纯净,贯穿了海义这部诗集的始终。文学评论家洪治纲先生如此评论海义的诗:“孙海义喜欢以明净的语符企图穿透每一处海水、海风和岛屿,他咀嚼着这些海的因子,常常有着令人吃惊的发现。”我同意洪治纲先生对海义诗歌的评价。阅读《风吹波浪》,恍若让我涉水而行,在海义营造的诗歌长廊里流连。对于水,海义的感触显然要比我深邃,即使一杯茶,他也能从中发现一段沧海桑田:嫩叶 多像一把万能钥匙/打开了那些上锁的心/雨露积聚的精致 温情/常香溢阁楼 挚诚的心扉/就像一个人捧起了景泰蓝盖碗/滋润的汁液 青瓷般的历史(《茶》)
而更多闪烁智慧光焰的诗句,在海义的这部诗集中俯拾皆是。他写海的执着,恐怕在舟山群岛的诗人中也是罕见的。仿佛一个渔夫,他奔波于大海之上,思想却深入蔚蓝的大海深处,在那儿,他看见大海的无限辽阔,看见陆上无法生长的壮丽景象。他被大海滋养,又以他独特的方式,以诗的豪情歌唱大海。然而,海义的细腻,对意境的把握,又有别于大海的波澜壮阔,不少诗歌的语境有蓬莱般的梦幻之感。有一种鱼,透明似水,/纯洁如雪。那是注入我们生活的/活力,那是盐、晶晶亮亮的盐/这海的成份/最先进入祖先的体内/这些鲜美的盐/早已成了我们的生命(《从一粒盐,深入舟山或自己》)
海义从一粒盐开始,叙述舟山,或者大海的历史,这是他的巧妙之处。如何表现我们这颗星球上最蔚为壮观的自然形态,海义有自己的视角。毫无疑问,他的探索是有收获的,正如诗评家所言;一方面,海义从极微观的角度,对生命之源、对人的本体之源作深入的探寻。另一方面,海义将他的灵魂之爱从宏观的角度辐射整个自然界和人类文明的遗存。阅读海义的诗作,我有一种预感,海义正在用他的诗创作,构建他内心的海洋诗歌王国。这是一个宏大的理想,仅靠海义,显然势单力薄,但在他的身旁,集中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编辑的杂志《群岛》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而海义在其中的砥砺则不可忽视。
作为一名电力系统的诗人,海义也创作了一些电力题材的作品。在海义的笔下,电会发出爽朗的笑声。在我的阅读记忆中,让电微笑,可能是第一次相遇。而海义的确写下了“我看见电笑声脆脆”(《运行•电》)这样令人惊讶的诗句。海义还写到了小火电机组的退役。这个严肃的命题,对于局外人而言,也许只不过是一次政策的宣示,一次对于自然与环境的敬畏。然而在海义看来,机组就像“一头威猛的老虎被关在高大的厂房里”(《岱山一万二电厂机组退役》),尽管在岱山的时间之河里,它曾经功勋卓著,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它的退役是必然的。而海义作为这台机组的运行者之一,对它的感情也是外人所无法体验的。他们朝夕相处,感情深厚,海义以诗歌的形式为它唱响最后的送别,对于终将消失的发电机组而言,是一次很高的礼遇。这是海义的贡献,旁人无法替代。
从本质上来说,海义是一个纯粹的诗人。因为同属一个系统,我与海义每年都会有至少一次面对面的接触,而更多的,则是从他的诗歌里倾听大海的声音。他的性格略显内向,但我确定他的内心,却有着大海般的狂野,这是一个优秀诗人必须具备的气质。在某种程度上,我很羡慕海义的工作与创作状态。大约一个月前,海义发邮件给我,希望我能为他的诗集《风吹波浪》写个序言。说心里话,我虽然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但是我对诗歌的研究却相当贫乏,本能上,我想婉拒。我告诉海义,等我看完诗集,以及有关海义的诗评再来写这个序言。我原本想以缓兵之计让海义另择名家作序。但当我系统地读完这部诗集,又回头重温了他的《我的波浪家园》,我有一种被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向前推的感觉,尽管勉为其难,我也要为这部在我看来有着海洋诗歌宣言烙印的诗集,写下一些话。这是海义一个人的海洋史诗,从现在到将来,他都将为此大声歌唱。而我作为一个倾听者,一个阅读者,理应为他喝彩、鼓掌。
就地理概念而言,岱山是一座孤岛,但是诗歌让海义看到这座岛屿的苍茫之间,有彩虹飞扬。水为万物之源。很大程度上,海义的诗让我重新认识大海。当水成为最辽阔的道路,诗歌就是海义心中无边的海洋。我从海义的海洋诗歌王国里感受海的博大、华贵、神秘与温暖。海义对于大海的爱恋,已经超出我的想象,让我想起海子的名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关阅读:
- · 海义诗歌新作(2007-02-05)
- ·李越诗歌(2013-08-27)
- ·徐嘉和诗歌小辑(2013-08-27)
- ·《诗歌周刊》第144期:舟山诗群篇(201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