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东荡子诗歌论坛暨第九届东荡子诗歌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
日前,“大地将把一切呼唤回来”——首届东荡子诗歌论坛暨第九届东荡子诗歌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诗人朱朱摘得第九届东荡子诗歌奖诗人奖,诗人、评论家冷霜摘得评论家奖,诗人童子摘得童诗奖,伯竑桥、胡了了、曲晓楠、叶文宇、摩瑟西洛等5位青年诗人分获高校奖。
朱朱持续三十余年高品质写作对当代诗歌做出了杰出贡献。评委会认为,他的诗歌“合成了素朴和华美、简约与繁复、主观与客观、有与无等相反相成的品质,体现了杰出的技艺和莫测的心灵,造就了当代诗歌的传奇,为当代诗赢得了声誉和忠诚。”
冷霜的诗歌批评以敏锐的感受力、超卓的洞察力,深入复杂交错的诗学脉络,照亮了其中“分叉的想象”,包含了久违的批评“美德”,即批评家的努力不是为了显示心智的“骄傲”,而更多指向善意的沟通和对话,更好的趣味和判断,更丰富的、能为大家所分享的文学理解。
童子的童诗体现对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善于创造新的词汇,为孩子的阅读提供了崭新的体验,使孩子的心灵得到陶冶和温暖。
首届东荡子诗歌论坛围绕东荡子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深入研讨。诗人、批评家们高度评价东荡子的诗歌成就,认为他是一个在1980年代独特的人文和诗歌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诗人,拥有独特的人生经历,坚持独立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令人仰望的高度。东荡子的诗歌创作以消除内心黑暗、完善自我为目标,对生命、现实表现出独特的觉悟,其生活和写作都体现出当代诗歌稀见的广阔、本真、质朴的品质,他提出“读者的写作”“完整性写作”等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诗歌主张,与1990年代诗坛的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都保持了距离,在1990年代诗歌主流之外,探索独立的写作路径,开创了另外的诗歌空间。
清华大学教授西渡用“接近美国诗人惠特曼”来形容其诗歌品质,认为,东荡子的诗歌写作从当代的意象式象征主义退回到了浪漫主义的直接抒情,但他的浪漫主义容纳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兼具现实性和神秘性,与大部分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写作基于欠缺和匮乏不同,东荡子的浪漫主义是充盈和圆满的。
北京大学教授姜涛则表示,东荡子留下了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而且这个遗产是“未来性的”,其完整性诗歌写作理念具有超前性,是对当时中国诗坛主流写作观念的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