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祭
海祭
文/邵顺文
祭是一种解读,一种对往昔、现在与未来的解读。
这是阴雨连绵的季节。海祭的那个清晨,岱山的天气突然转晴,缓缓露出头脸的太阳让我们格外惊喜,如同直击一个婴儿的新生。数千人井然有序地坐在自己的席位上,等待海祭的进行。
神态端庄的司仪在音乐的伴响下,缓缓来到海坛底座的平台上,为人们主持隆重而盛大的海祭仪式。他的脚走到哪里,人们的眼睛就跟到哪里。在我的心中,他的角色更像一个军师或者导演,在龙王与渔民之间传递着尊严与关切,在远古与未来之间传递着祈盼与呼唤,在隐秘与现实之间传递着信赖与和谐。他发出了这场文化解读的最重要的声音。正如海祭结束时期那首主题歌曲所言:“让大海休养生息,让鱼儿延续生命,让我们懂得感恩,表达对海的崇敬……”
风轻轻地吹着,仿佛一只只纤细的小手,轻轻抚弄着谢海休洋的渔民的脸,也抚慰着人们火热的内心。她扬起了主持人的头发,扬起了舞蹈者的裙裾。司仪指引着主祭、从祭、陪祭按序入场。他们穿着远古渔民的服装,迈着远古渔民的步伐,保持着远古渔民的庄严、虔诚,捧着或者抬着远古渔民的祭祀用品,走向神圣的海坛,为人们表演了祭祀的礼仪。满满几大筐花生、核桃等五色果实和稻米、小麦等五谷以及全猪全羊,鱼贯登上祭台,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古老神秘的海祭文化的精华版本。
那是怎样壮观的场景?当两个身着红色上衣、黑色裤子的年长主祭缓缓地走到祭台,虔诚地弯下腰去,为我们燃起熊熊的火焰,你是否明白,那火就是先民们世代传承的生命之火,就是我们体内贮存的最初的与最后的光与热?你是否明白,那火里燃烧着祖先对我们的期冀,仿佛在说:只有善待大海,才能够获得大海的拥抱,如果我们虐待大海,那么大海一样也会无情地将我们抛弃。尊重与被尊重,守护与被守护,是一对孪生兄弟,无论缺少了哪一个,这对孪生兄弟中的另一个都将会饱受失却之痛。
那是怎样壮观的场景?当身着不同色彩的陪祭,高举着祭祀的香火,在偌大的广场上来回穿梭,向我们演绎生命的循环轮回时,你是否明白,只有大海,才是人类文明最初与最后的园地?今天端坐在海祭现场的每一个人,谁的身上没有大海的血性与骨气;谁的身上没有大海的愤怒与温和;谁的身上没有大海的汹涌与平静;谁的性格不是大海的性格?我们都是海的后裔,海就是我们生命的摇篮。
那是怎样壮观的情景?当所有的渔民一起引吭高歌“行船哪怕对头风罗,晒鲞哪管太阳红罗,要摸珍珠海底钻,要抓大鱼急撑篷罗,嗨嗨嗨嗨嗨!”时,你是否为他们的豪气所震撼?数千年来,我们的先民就是唱着类似的曲调,扬帆出海,然后,再唱着类似的曲调,返航而归。这样的歌唱见证了多少人迷失在滔天的海浪中,永远不再回来;这样的歌唱见证了多少人诞生在滔天的海浪中,继承着对海洋的开垦与守护?这铿锵有力的摇橹号子,不就是我们的先民对海洋的讴歌,对生命的赞颂么?
太多的壮观,太多的思索,太多的感动,让我一次一次止不住热泪盈眶。我看了看身后,一个著名的诗人也与我一样,眼圈红红的,仿佛遇到了久违的亲朋。当黑鸭子组合的《感恩海洋》唱响的时候,我用劲擦干了自己的泪水。我要等到人群散尽以后,独自走到海边。
我想轻声对时而忧郁时而奔放的大海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你最热忱的解读。在那么短短的片刻,我接近了你,孩子般肆意地亲吻了你的美丽,于是在我的心中,将永远充满对你经幡般的感谢铭恩。